从亏损30万到销售收入300亿,李伯涛带领齐鲁制药如何走到今天?--大众医药网
首页 » 从亏损30万到销售收入300亿,李伯涛带领齐鲁制药如何走到今天?

从亏损30万到销售收入300亿,李伯涛带领齐鲁制药如何走到今天?


发布时间:
问:“真就离大谱…听说原本只是个快干倒闭的小药厂而已?”
答:“现在跻身中国一线药企。”


看他如何扭亏为盈?


齐鲁制药有个人物很关键,叫李伯涛。


四十多年前,齐鲁制药前身"山东省生物制品厂"还是一个资产只有200万元,亏损30多万,随时可能倾覆于风浪的兽药厂,主要生产预防鸡霍乱、猪瘟等四五个畜禽防疫疫苗。为了生存,厂里的职工卖过冰棍,养过花,做过蛋糕 …… 好家伙,听起来就挺迷幻,下面来一探究竟。


1981年,进厂正好10年的李伯涛(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系)正式接手,担任厂长。此前他先后担任过生产科长、车间主任、副厂长、厂党委副书记等职务。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琢磨如何自救,走出泥潭,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开始大胆转型,进军“人用药领域”,明确了前方的路。从此,名不见经传的亏损小厂在李伯涛手里开始起飞。


有媒体称,经过老同学的引荐,他成功拿到了华北制药厂的青霉素原料药配额,转型第二年就研制出了一种叫氨苄青霉素钠的药,并获得批文,这是他们生产的第一个人类药物。同年,山东省生物制品厂改名为齐鲁制药厂。1983年产品上市,李伯涛不仅让厂子摆脱亏损,还净赚了107万元,预示着第一款人用药试水成功!


李伯涛的上任,像打通了齐鲁制药的“任督二脉”,好消息接踵而至。1987年,李伯涛带领齐鲁制药又与山东医学院联手,成功开发国家二类抗癌新药卡铂,填补国内空白,在全国迅速引发一场“卡铂热”。[1]


用数字说话:每10年一升维


在尝到转向人用药物研发的成功果实之后,李伯涛将目光瞄准感染、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的研究和生产。


后来,8个重磅新药接连上市,齐鲁制药迎来第一个辉煌10年,到1990年,公司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从濒临破产的小厂,跻身济南市工业企业20强。在当年的祝捷大会上,李伯涛拿到了2万元的高额奖励。


此后,李伯涛以高度的前瞻性开启了齐鲁制药每年一小步,十年一大步的跨越式发展。站在改革开放40年这个特殊数字回望齐鲁制药的发展历程——1990年销售收入破亿,2000年10亿元,2010年50亿元,2014年100亿元,2017年200亿元,2021年突破300亿元……齐鲁制药实现了每10年一升维的高度发展。


尤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的齐鲁制药,成为响当当的业界龙头之一,多款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乃至全球第一。2016年,在一份由山东某媒体编制的《2016年山东富豪榜》中,李伯涛家族财富总额共计172.71亿元,排在榜单第26位,为济南首富。2017年,齐鲁制药一个重磅抗癌药吉非替尼首仿上市,打破垄断,大幅降低患者及医保基金负担。


从兽药厂转型一线药企,李伯涛用成绩说明了一切,带领齐鲁制药一步一步迈向产业高峰。


超前的思想理念


当初上任不久后,李伯涛便提出了在当时十分超前的36字企业方针:“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龙头,以人才为根本,以科技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凝聚了他对时代及现代企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见,充满了智慧。 [5]


2003年,由于担心外资“水土不服”、国资“决策流程过长”,最终李伯涛决定进行股份制改革,齐鲁制药从国企变成了员工持股的民营企业,对员工而言,有很强的激励作用。齐鲁制药也成为了山东第一家改制为民营的国有企业。


变为民企后,李伯涛实施了实实在在的激励机制,奖励员工不含糊,比如发电视、发金项链等。人才使用上打破条条框框,不唯学历论、不唯身份论、不唯资历论、不唯性别论,这一机制,全面激发员工创业的激情;科研上,大力实施自主研发与对外产学研联合,海内外“亮剑”…… 这些开拓的“市场思维”“改革思维”和“开放思维”,使齐鲁制药成功蜕变,在制药领域高歌猛进。[5]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 现在这家企业已经成为生产治疗肿瘤、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等药品的大型医药企业,已经先后研制出近百种国家级新药,如今的体量和级别也已非当日可语。据百科资料显示,齐鲁制药头孢菌素产能世界领先,阿米卡星生产能力世界第一,他唑巴坦钠生产能力世界第一,拥有国内最大的无菌冻干能力,国内最大的抗肿瘤原料药生产基地之一,员工壮大到7000人。


李伯涛今年已经82岁,早在2009年,他把交接棒交到了女儿李燕的手中。如今李伯涛任董事长,仍参与公司重要决策,女儿李燕任总裁,背负起带领齐鲁制药继续前行的责任。


您可能还喜欢的
热门高清美图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