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大众医药网
首页 » 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

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 1、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 医药行业是与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提高民族素质高度相关的特殊产业,医药流通行业是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行业。中国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阶段,是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和医药流通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医药流通行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近年来,公立医院改革、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和分级诊疗的推进,持续的、结构性调整中受到监管趋严、医保控费、招标降价等影响,企业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资金回款等方面带来了挑战和压力,需要迅速适应流通新业态、新模式的变革。从外部环境来看,''两票制''、''医药分开''等政策的实施以及''互联网+医药''等模式的创新,都对行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医药行业在医改的纵深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人口结构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后的新发展周期。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提速、人口老龄化加快、二孩政策全面放开我国医疗卫生投入将稳步增加,未来随着稳步增长的医疗需求,疾病、用药结构的不断升级,行业长期保持增长的趋势。公司紧跟时代步伐、致力产业成长、服务全民健康是公司永恒不变的发展主题和旋律,公司具备丰富的产品线布局,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规范的质量保障体系和严格的内控制度,秉承诚信经营,全心全意的理念为广大老百姓提供健康服务。借助于深化全国及省级平台统一采购模式,提升终端推广服务能力,公司抓住新机遇,完善全国市场的布局,保障市场竞争力得到持续提升。医药行业作为国家''十三五''加快培育的战略性新兴行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2、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 (1)医药流通行业销售总额由快速增长转向稳健增长 近年来,在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推动下,各地医保控费政策和招标政策陆续出台、基层用药政策调整、''限抗令''的实施以及医药电商对传统行业的影响,使得药品价格水平不断下降,医药流通企业的业务增长、盈利能力受到挑战,加之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均面临增长放缓的压力,致使药品流通市场销售总额增速有所放缓。全产品线覆盖、医疗机构直销的业务模式让公司毛利率水平和整体增速居于行业前列。相对于药品,随着社会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医疗器械和耗材行业仍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且市场集中度更低,行业头部企业面临更好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2)大型医药流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市场集中度进一步上升 ''两票制''下,大型医药流通企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随着大型医药流通企业经营能力、营运效率的有效提升,将进一步在医改的''控费''和''增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行业结构调整将进一步提速 行业内的并购重组将继续促进结构调整和集中度提高。各业态要素资源的整合将加速推进。以上市公司为主体的大型企业集团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从而进一步加快流通网络布局建设,促进区域市场经营品种结构的调整。中小医药流通企业或主动并入大型企业,共享大型企业的品牌、网络资源,加快了公司全国市场的整合。 (4)行业服务模式与服务功能将不断创新升级 医药流通行业受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招标政策以及药品降价的挑战,行业毛利率会进一步压缩。企业必须有效控制费用,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不但要努力发展已有的增值服务业务,进一步提高服务品质,扩大服务半径,还要探究国际经验,挖掘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潜在需求,全方位创新商业服务模式,向服务要效益,以应对行业整合、价格调控所带来的一系列冲击。医药流通企业需要积极推进管理技术、信息技术、服务功能的升级与创新,探索与医疗机构合作延伸服务,开展多元化经营,提高竞争能力。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成为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5)国家医改为行业较快发展提供了市场机遇 国家医疗卫生投入稳步增加,公众医疗保障水平将逐步提高,全面医保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资本办医空间不断增大,将带动药品在公立与非公立医疗机构消费结构变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的综合改革将逐步破除''以药养医''现象,对医药流通行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推行从生产到流通和从流通到医疗机构各开一次发票的''两票制'',将使药品、器械耗材流通环节加价透明化,带来行业格局变化,进一步提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药品价格机制、医保支付和分级诊疗制度的改革,将进一步优化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环境,对流通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6)现代医药物流模式变革促使行业向医药服务商转型 现代物流模式的变革是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创新突破的核心要点之一。采用现代化物流设备和先进集成管理系统,实现药品物流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并通过供应链集成、物流延伸项目等,为医药工业企业、医疗机构提供优化库存、规范管理、自动补货一系列增值服务。通过搭建院内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药品、耗材、医疗器械等医疗机构日常用品采购、配送、调配、科室使用全程智能化,助力医院突破信息化管理的瓶颈,不仅巩固深化医药流通业在医院这一核心药品配送终端渠道上的业务发展基础,还带动行业从传统药品批发商向为客户解决服务方案的医药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型。在医药分家的大趋势下,这一转型有助于促进医院提升信息化水平,促使医院逐步剥离非核心业务,使医院聚焦诊疗能力的提升,重新打造新医改背景下医疗机构新的核心服务能力,与此同时挖掘了医药流通行业对于国家推动新医改最具潜力的价值。 互联网信息技术是这场变革中的催化剂,加速推进医药物流模式向扁平化、平台化的方向发展,上下游互相渗透,多仓协同配送,仓储资源和运输资源统一调度,实现流程再造;向低成本新型现代绿色物流发展,优化信息流、物流,提高运行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升行业集中度。在这个过程中,现代医药物流获得了发展机会,拓展增值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促使医药流通行业向智慧型现代医药服务商转型。 (二)、公司经营计划和主要目标 1、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平台公司建立销售网络。在未来两年内通过内生整合,管理升级,建成现代化的医药流通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管理平台,在国家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形成较深护城河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实行全国主要医疗市场的一体化管理,利益共享,优化资源配置,稳步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在医药行业全国布局过程中实践''瑞康模式''。 2、构建覆盖全国的医药、医疗器械物流标准化服务网络,通过各地平台公司将逐步以点带面,在全国范围建立起第三方物流服务体系,推进公司下属医药仓库联动运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更多的客户服务。 3、通过SAP信息管理系统的在全国的全面运行,从方案、制度和流程三方面细化成本费用控制、投资回报率等事前管理,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运营管理、审计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基础数据管理、物流管理、商务管理和销售管理十个一体化管理,促使业务的规范性和管理的精细度进一步提升。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及运营效率,提升服务水平,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医药产品供应,降低医药经营质量风险,降低监管成本和错误成本,降低外延收购及整合不及的预期风险,提高整体竞争优势,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4、基于信息化技术手段和智能设施设备,加快向智慧型医药供应链服务商转型发展,逐步建立以''服务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新商业模式,推动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四流''融合,进一步优化供应链集成管理,推进医院药品院内物流延伸服务,实现公司和医院药品、医疗器械供给信息的共享,实现公司、医院、科室、患者之间的多位一体化管理,从而达到药品、耗材、器械设备等医疗相关产品在供应、分拣、配送等各个环节科学化、系统化、现代化的全程质量监管,高效提速医院供应链管理营运,整合供应链资源、推动供应链管理的扁平化,提升配送效率,提高供应链协同能力。 5、调整运营过程中有息负债的结构,一方面在保持健康的资产负债率的前提下,确保公司稳健增长所必须的现金流,另一方面优化负债结构,逐渐提高长久期债务的占比,努力降低融资成本,控制财务费用。积极探索供应链产业基金、表外保理融资等新型融资工具。 6、通过业务评级系统,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做好业务规模和效益之间的动态平衡。对下游医院客户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优化应收账款回款账期。对上游供应商,加强省级和全国集采合作,改善支付账期和支付工具。对内继续优化库存账期。三方面多管齐下,不断优化运营效率,缩短整体净营业周期。 7、继续探索和践行为医疗机构、医药工业企业服务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形成更加行之有效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加速产业链上、中、下游的资金流转效率,改善公司的回款账期和经营性现金流,解决业务快速发展带来的资金占款问题,实际提升盈利能力,逐步形成''重服务、轻资本''的新型医药流通服务的商业模式。 8、创新孵化打通在线诊疗、慢病管理、开药配送、合理用药、理赔支付全流程的互联网医药联合体,以此抢占分级诊疗和处方外流的巨大院外市场。公司将以大数据作为提升对患者医疗服务效率的重要手段,更加注重多方协作,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工具,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升级,与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建立更深入的服务关系和分工协作模式,积极探索医生收入阳光化,向智慧型现代医药服务商转型。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对策 1、政策影响 国家医改政策不断调整,公立医院改革、药品零加成、分级诊疗、医保审批放开等政策相继发布,进一步推动医药分开和''零差率''的实施,药品价格下降趋势明显,医药流通市场增速受到影响。同时推动社会资本办医,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互联网+''战略的推行,又促进医药流通行业传统经营模式的变革。随着改革的深入,公司面临新医改形势下药品的统一招标采购政策调整,以及药品定价机制改革、医院用药结构的调整等风险,有可能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公司加强对医改政策的研究,适应市场的变化,提前布局,加强招标管理和空白市场的开发,同时深入夯实药品、器械业务的拓展及医疗服务业的布局整合。 2、资金需求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形成阶段性的资金需求压力。公司努力提高资金的管理水平,实践创新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实现全国公司财务一体化,打造内部财务中心,提高对资金需求及其波动性预测能力,制定应急筹资计划,制定精细化管理制度和预算制度,强化子分公司资金归集和账户管理、应收应付账款支付结算等,提高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应收账款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应收账款同步上升。尽管公司下游的主要客户为规模以上医院,该等客户的资金实力较强,信用较好,资金回收有保障,但随着公司销售规模的快速扩大,若公司不能保持对存货、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可能面临因资金周转速度缓慢而导致的现金流量不足风险,如果应收账款催讨不力或控制不当,可能形成坏账,给公司造成损失。 公司高度重视风险管控工作,加强销售客户的授信管理,加大对应收账款的管控力度,加强风险管理培训工作,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同时积极推进应收账款证券化、创新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盘活应收账款,并有效改善资产负债。 4、存货风险 因医疗市场的特殊性,要求医药商业的药品、医疗器械仓储及配送必须满足终端需求的及时性、不确定性及突发传染性疾病的急迫性,同时,医药商业企业还需应对医药工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在途运输的不确定性。为此,医药商业企业必须对各种药品、医疗器械保持一定的库存量,进而对企业的资本实力提出较高的要求。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张,公司的存货规模也增长迅速,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张,公司的存货规模也增长迅速,公司目前已具备现代化库存管理水平,但若公司不能有效地实行库存管理,则公司面临一定的存货风险。 5、管理风险 内生性增长和外延式扩展并存的发展模式是公司''做专做强''的必经之路。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范围的拓宽对企业的管理能力、治理结构、决策制度、风险识别及控制能力、融资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运营管理难度不断提升,虽然之前有过成功的收购,但其伴生的风险不可避免,但是公司建立更加有针对性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利用现代化系统管理手段,充分调动公司整个团队的积极性,加强对子公司、分公司及各部门的科学管理,有效减少或规避公司快速发展带来的风险。 6、跨区域经营风险 目前公司管理的下属子公司较多,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较为复杂,对公司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近年来,公司面对医药流通行业总体呈现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兼并重组步伐加快、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的局面,加快了对优质的中小药品、器械流通企业的并购整合力度,使得公司下属子公司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虽然公司对子公司运营管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在经营和整合的过程中各地市有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性,如果公司不能根据各区域特点及时调整,面临跨区域经营的考验。 7、人力资源管理风险 公司业务经营的开拓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核心经营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项目运作经验的管理团队能够灵活调动资源、积极应对行业政策变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更好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开明、民主、创新的风气,制定了员工福利管理办法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在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等方面实现对子公司的有效融合,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形成共同的价值观、目标和信念,营造和谐的内部环境,使企业发展更具凝聚力、向心力、执行力。 8、公司线上业务面临的风险及措施 公司的医药电子交易和电子商务以及医药福利管理业务(PBM)均与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密切相关,有一定的政策风险。 公司随时关注国家医药卫生政策的发展变动趋势,认真研究各项政策和客户需求,合理安排项目规模和进度。同时结合业务实践在原有业务模式基础上积极创新,增强企业对经营环境的适应性,最大限度地降低政策变化可能带来的经营风险。  

您可能还喜欢的
热门高清美图推荐
返回顶部